從三月到五月,上海疫情從嚴峻復雜的形式到目前有計劃的、陸續的開始復產復工。在這背后,離不開挺身而出、堅守崗位的醫護工作者,更離不開默默堅守的志愿者們。
在這些可愛的志愿者隊伍中,有這樣一群人自稱為“疫勇軍”,他們在22天里,與政府、街道和社區合作,累計為上海市民輸送了近25萬份物資,物資總重量超過780噸。
“疫勇軍”,這是一群怎樣的隊伍?
這是一支民間自發、完全公益的物資保供團隊。
他們中有媒體人、退伍軍人、公務員、企業主、創業者等,雖然職業各有不同,但每個人都不拿一分錢報酬。
“疫勇軍”原則:“既然是志愿服務,就不能以賺錢為目的”,為增加儀式感,所有的“疫勇軍”志愿者都要簽署承諾書,承諾服務不以賺錢為目的。
即使是“疫勇軍”外圍但是離錢最近的“團長”,也必須保證0差價。盡管要求如此嚴苛,還是有250多位“團長”加入,共同支持“疫勇軍”服務社區。
新易泰總裁李樂合第一個響應
在“‘疫’不容辭、同心守‘滬’”的口號倡議下,新易泰總裁李樂合第一個響應。
同時,新易泰物流也是上??挂咂陂g的物流保障單位,也在積極配合“疫勇軍”的志愿服務工作,出人出力。
李樂合介紹說:“倡議書中就明確,這是特殊時期獻愛心,每個人都是義務勞動、分文不取,為的就是做點實事,讓市民吃上平價菜。”
家人的支持對于志愿者們也至關重要。有一段經歷讓李樂合記憶深刻,“一天路過小區,實在太餓了,經過家門的時候,讓兒子給我送了一碗吃的。在我隔著柵欄吃飯的時候,兒子問我累不累,還為我讀《山海經》,為我加油打氣。我因為急著走,沒有在意聽具體內容,但心里是滿滿的幸福和感動。
真實狀態:身體很疲勞,內心很充實
盡管早有心理準備,但是開工后面臨的困難,還是超出了不少志愿者的預期。
僅僅5月3日一天,“疫勇軍”就配送了45000袋大米,15000份肉和15000份蔬菜。在最初的兩周,每一天的訂單量都在倍增,志愿者的工作量也在倍增。
“我們的效率,都是用體力和耐心耗出來,忙的時候吃飯睡覺都顧不上。”新易泰總裁李樂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。
二十多天來,李樂合和志愿者伙伴們沖在收貨、分揀、送貨的一線。
堅守的力量:疫勇軍背后的故事
“媳婦有時候都看不下去,她抱怨說,看你忙得,就差飯喂到你嘴里再幫你嚼了。”任先生在“疫勇軍”中負責對接物資,他的忙家人都有目共睹。盡管每天經手幾萬份物資,但由于所在小區是封控區,任先生卻不忍心讓團隊繞路給自己送菜。于是,他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,就是給自己家人搶菜。
江小姐在團隊中負責客服,每天從凌晨到深夜,微信、電話幾乎一刻不停。5月1日晚上,她看了下自己的通信記錄,從早上7點到晚上21點,接聽的電話就超過100個。
“疫勇軍”們還為孤老老人和特殊人群開辟綠色通道,哪怕一份也專程送一趟。
此外,“疫勇軍”還組織物資送進老舊小區,供應給不方便上網或者不會團購的老人。
正是堅守這樣的服務,讓“疫勇軍”收獲了無數點贊。
寫在最后
春之寂靜,是為了夏之繁盛。
近三個月的戰疫時光我們一起咬緊牙關用最樸素的行動、最默契的眼神、最寬闊的肩膀、一同為我們這座城市一起全力以赴。
在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,我們每一個新易泰人都在總裁身先士卒、不怕困難、甘于奉獻的精神中,學習到堅守堅持的力量,并延續下去,成為每一個新易泰人做人做事的精神,始終堅守“品質至上,客戶滿意”的信念。在能力范圍內,盡已所能,行所當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