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一輪新冠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下行壓力。產業鏈的轉移,供應鏈的重塑,并非一朝一夕能實現的。
疫情也對各行各業造成的一些傷害可能是長期性的,比如,社會對市場經濟預期的不穩定及民營企業的信心大幅降低等。
物流現狀:超一半物流企業虧損
2022年以來,物流行業異常艱難,疫情多點散發的情況下,物流企業進項越來越少,支出越來越多。業務開展受阻、運營成本增加、人力運力緊張,多重困難同時擺到物流企業面前。
很多物流企業是有苦倒不出的,只能默默說一句“今年比前兩年都要難”,難上加難。
第一,油費暴漲。今年以來油價漲了八次,以前每輛車月均跑3萬公里,一年至少要跑30萬公里,油價飆升之后,一年油費就要多付五六萬元。
第二,運價不漲。很多業務訂單是年初簽訂的,里面并不包含油費幅度,只能硬著頭皮接單,以前一車能掙一千多,現在一車能賠兩千多。
第三,缺司機。司機很苦很難,很多被封控被困在路上,沒司機怎么接活、干活?
第四,空跑率高。很多時候車開到目的地下不去車、卸不了貨,空跑概率曾經達到三分之一,甚至更高。
第五,倉庫空置。很多地方因為疫情停工停產,貨主企業撤退,空置率大幅度增加,租金壓力大。
第六,應收賬款周期拉長,回收難度加大,存在拖款壞賬的風險。
(50.1%被調查物流企業利潤出現虧損,圖源:中物聯)
2022史上最難618
618還沒開始時,外界對今年618的定性是“史上最難”。
調查顯示:消費態度趨于謹慎,人們對于非必需品的開支更加節省了。
本輪疫情以來,全國范圍內的人們明顯減少了外出消費,例如旅游、外出就餐、休閑娛樂等,都有著明顯的減少支出的情況。同時,對于非必要商品,人們也減少了相應的支出,例如家居、科技和服裝等品類。
以上海為例,因疫情被按下兩個月暫停鍵,在各地交通物流被迫中斷,在消費環境疲軟的背景下,今年618年中大促充滿著巨大挑戰。
今年快遞不暢,消費者購物欲望下降的壓力,今年的618不管是銷量還是流量基本上都出現了斷崖式下滑。
5月24日茵曼創始人方建華直接發文稱,今年618“躺平”,不玩了。在文章里,他細數了茵曼今年上半年以來遇到的糟心事,百余家店鋪被關,工人開不了工,銷售速度趕不上退貨,每天光開支就有七八十萬元,不敢想以后的日子還有多難。
在手段上,今年618各大電商平臺變得更務實,玩法上更簡單直接,以期望可以促進消費。面對存量時代,各大平臺不再單純追求GMV數據的增長,這已經沒有意義。
因為今天已經從過去的“流量時代”變成了“存量時代”,一字之差,反映的是截然不同的應對態度。
物流與商流息息相關,618作為年中大促,預期數據不樂觀,對于物流企業的生存顯然也是很大的難題。
貨主企業業務虧損,物流企業的出路在哪里?
今年是所有行業都面臨著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,這不是某一家企業的難題,也不是物流行業的難題,而是所有行業的難題。
最近和物流同行的朋友交流:
“現在的業務能保持住維系經營就不錯了,很多企業的毛利已經處于虧損的邊緣,采用市場最為機動靈活的運營方式+平臺組合,也未能減少項目的虧損。”
比如這次上海疫情,整個上三角的物流格局,供應鏈中斷了,原材料與成品直接的物流矛盾,這就是市場現狀。
市場現狀導致很多貨主企業出現大面積業務停擺,經濟損失巨大,各行各業都受到打擊。
那么,我們物流企業的出路在哪里呢?
迎難而上,新易泰積極探尋企業新出路
1、深耕細分領域,做好自己擅長的
疫情反復下,能發揮出自己優勢的企業都是有價值的,越是在危機的時候,物流企業越要把自己的定位做好。
根據公司已有的能力匹配合適的客戶,深耕細分領域,做好自己擅長的領域。
2、切實解決客戶問題,提供專業、高效的解決方案
新易泰物流以解決方案驅動客戶業務成長。
自疫情爆發以來就開始針對不同的行業客戶,如3C電子,大型設備、鞋服等根據不同的業務場景,專門制定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案,切實解決客戶問題,提供專業、高效的解決方案。
在存量時代,只有解決客戶的痛點難點,為客戶排憂解難,獲得客戶的認可,才能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。
3、數智化服務,提升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
物流行業是一個服務性行業,服務的越好,客戶滿意度就越高。配送時效、倉儲管理、退換貨服務等等這些服務,在需要豐富經驗的同時,也需要數智化系統的加持,才能在物流市場脫穎而出。
新易泰擁有完善的OMS、TMS、DMS、WMS、BMS、DMS系統集群;此外,還擁有15項軟件著作權, 目前系統產品已經對外銷售,并且可以承接定制開發。
新易泰物流以科技賦能產品,既提升了企業效率,又極大地增強了企業在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力。
危機既是挑戰,也是機遇,畢竟彎道才能超車。市場越是具有不確定,越考驗一個企業的應對能力,迎難而上,方能乘風破浪。